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綠點參訪] 雲和小客廳聊天學堆肥

晴朗的午後,我們在雲和小客聊社區經驗學堆肥!



與虞大哥聊屋頂農園
雲和小客廳是台北市文化局的一個計劃,主要在經營師大生活圈,目前的經營團隊是過去有許多承辦大型詩歌節、藝術節的粉紅豹文化公司,但往往這種慶典式的活動,每次都花很多錢搭大型舞台,結束過後除了丟掉這些器材,沒有其他選擇。於是開始關心環保的議題,不希望再只是慶點式的狂歡,希望可以細水長流,對參與的人們有更長時間的接觸與影響,所以他們在師大生活圈,透過小客廳開放空間的經營,傾聽居民,媒合在地的需求與資源!


虞大哥示範翻肥,讓堆肥透氣





基於環保,開始嘗試著做廚餘的再利用,也就是堆肥。教我們堆肥的虞大哥說,堆肥本身就是一件團體的活動,因為大家把自己家中的廚餘拿出來作堆肥,這麼多堆肥,也許下次就願意一起來種菜。除了教堆肥,雲和小客廳也有舉辦其他的工作坊,例如手作圍巾、廢油手工皂等,透過去跟商家要廢油、咖啡渣(用於堆肥),期待可以創造新的住家與商家對話的可能。




學到寶貴的好幾課,下次就換我們動手做囉!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知識野餐] Civic Agriculture Reconnecting Farm, Food, and Community

今日知識野餐素材:市民農園
 Lyson, T. A. (2004) Civic Agriculture Reconnecting Farm, Food, and Community, Lebanon: Tufts University Press.



這本書是以美國農業的發展經驗為例。在討論美國農業生產的歷史演變時,書中指出早期的農業生產是鑲嵌於在地社區的人際網絡,社區內的農民會互相換工,幫助彼此的農業生產,以及農業生產以外的製造業、社區基礎服務等,此時農業經濟不全然是市場交易,還有許多交換、互惠的運作模式



不過,美國農業轉變為當今現代化、理性化、大量生產的生產模式,不只仰賴於技術革新,還必須搭配農耕制度、資金補貼、農民教育等一系列制度與知識體的安排。

美國農業現代化大致上分成三個時期,機械革命化學革命生物技術革命,而這三波革命都是在政府補助學校研究機構實施大農地的耕種方式,促使難以像製造業泰勒化的農業也能夠慢慢改變農作與土地生產模式,藉此慢慢將農業生產與社區、住戶的社會關係分離,而使人們個體化,朝向大量生產、標準化、農產品同質化


農業生產模式形成新的農業空間形式,來自四個因素,一是農業人數快速下降;二是產品集中在少數的大公司手上,形成群聚;三是農業區發生專殊化的空間分工;四是原本是由地方供應的農產品被商品流動給打斷,使得生產者與消費者脫鉤,農產品移動距離增加且特定地方生產部門也跟著消失。


進而在1910-1997年之間美國的農業生產系統有劇烈轉變,從一小地方的多個生產的多樣生產轉變至大規模、專殊化生產與大量生產的特徵,形成農業的空間群聚與專殊化分工,其中跨國公司握有最大的權力決定農業生產的空間分布,尋求最低生產成本與最高利潤,試圖克服農作物生長的生物時間,以資金、勞工流配合之,並且與農民簽契約,以達成垂直整合,但契約式生產使得生產關係改變,下游加工者握有較多的權力決定產品生產,而非農民

接著作者進一步討論全球生產鍊,並指出在工業化的農業生產中,跨國公司握有最大的決策權力,透過掌握藥、種子、殺蟲劑、飼料與商品等,以及企業聯盟的方式,跨國公司得以決定農業生產的空間位置,進而改變生產關係。不過在整個生產過程的決策多集中在跨國公司的白領階級手上,決策標準是以股東與公司利益為主,而非下層勞工階級與消費者


在此一全球生產鍊中,採以標準化生產的產品是透過連結大量農場、少數的全球食物加工者,再連結到全球食物零售商,並且達到效率運作,需要標準化且理性化生產鍊中的生產與交易成本,而愈少玩家參與系統之中,就愈容易標準化與理性化,因此要將以家庭為單位的農場改變為工廠農場,不只是改變農場運作的規模,也要改變管理策略,將農民限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中,而生產鍊的利潤亦多集中在跨國公司手上。


市民農業作為一種對抗全球化工業生產農業模式的路徑?

不同於大規模、良好管理、高資本投入、技術熟練、工業生產營運、與國家全球食物生產者接軌的生產模式,市民農業採取小規模地方導向彈性組織農場與實務生產者接軌的生產模式,填充那些大規模生產者忽略的地理與經濟空間,市民農業與生產加工者可以與消費者需求接軌。

市民農業鑲嵌於地方社區之中,不僅只是替農民與食物獲取者增加收入,同時也有助於社區健康與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等層面,增加農業生產者的自由與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其中的重點不在於農作,而是在生產過程中是否對人們有益。藉由市民農業將市場、生產過程與地方迴路整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一企業體式的組織能夠支持市民農業,運作市民參與的機制,而此一機制運作方向是採取解決社區問題導向。市民農業不同於傳統農業將農業生產的責任都歸因於農民個體,而是透過地方組織系統,讓生產者網絡結合地方,強化經濟、環境與社會的永續,依賴地方資源與市場、消費者等支持性的社會關係,共同解決地方問題,並非強調個人競爭。


作者進一步比對傳統農業與市民農業之間的差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市民農業多發生在民主環境,解決許多關於農業與食物的問題,所有市民有權決定食物體系的組織方式,使得個體從被動消費者轉變為主動的食物市民,決定生產與分配的過程,但自由市場的運作不取決於民主,僅需要消費者到市場消費,不一定是民主,而市場也不一定能夠規範食物生產,因此消費則選擇不應該被當作是能夠改變或管制公司生產的過程。



最後,作者進一步指出市民農業具體操作的多種形式,CSA、餐廳農業、農民市集、路邊攤販等。以後我們會陸續介紹喔。


你,吃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