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知識野餐] 紐約都市農園的發展過程與啟示


幫大家送上豐盛的宵夜囉!
分量太多的話,留到明天當早餐:)
話說為什麼都市農園可以作為大學小革命呢?
看看它在紐約的運動背景吧~


        當今都市農園最興盛的地方莫過於紐約市了,東紐約是紐約社區農園最早出現且最活躍的地點,早在1970年以前當地居民多為黑人和拉丁裔等移民,他們為了賺取生計,便在都市土地上進行耕種。然而,在1970年紐約市內多處低度發展、治安不佳地區的興起顯然與市政府強調地產開發的發展邏輯相左,而政治人物與資本家企圖將破敗地區改變為農地與公園,但在1970年至1990年社區居民反而將政府與資本家預定規劃地區,轉化為社區鄰里空間,社區農園則是他們生活的地方。然而,這些中低收入的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裔、亞裔移民僅只能暫時生活於紐約市中,無論是過去、現在皆沒有合法所有權。最後,他們動員社區以外的社群,宣稱土地使用權利,加上媒體曝光,使得社區農園得以被支持。


 
圖片來源:泛科學,都市農業影響紐約市,http://pansci.tw/archives/30029。[2013.03.02]


        紐約社區農園的興起來自於市民修復破敗地區,清理都市殘屑,改造為農園。另一群人則是綠色游擊隊團隊,以種子炸彈、綠色援助等方式開創更多綠地。雖然紐約第一座社區公園是由綠色游擊隊努力下,建立的公共使用土地,但仍有許多園丁投入紐約市空地的整頓與農園發展,但園丁居民必須面臨市政府指控他們擅闖私有財產的問題,或者是必須要付出空間租賃費用。
在紐約社區農園的經驗中面臨的都市問題在於土地使用權的合法性,對於紐約市政府而言,社區農園的存在僅作為市內閒置土地的暫時性土地使用,最終目標仍在於土地房地產的開發,因此市政府多次試圖將社區農園的部分管理權轉移至住宅保護與發展局的權責之下,並在未告知社區農園使用者的情況下拍賣土地。然而,除了少數族裔之外的反彈,其他關心社區農園的社會運動者、藝術家與媒體亦投入反對將社區農園拍賣的政策。最後,透過環境法規 (指出剷除社區農園並出售公共土地會造成環境傷害) 、媒體報導政府蠻橫強硬剷平農園的新聞、公共土地信託的提案與彭博政府上任,才得以保留社區農園。不過社區農園能否保有公共土地的永久使用權利是進一步需要協商的部分。


圖片來源:Brook Edwards (2007) Liz Christy Garden respons but with some change, downtown express, 19(35).

        在當代都市中社區農園能夠代表什麼樣的意義?von Hassel (2005) 以紐約市都市社區農園案例為基礎,指出社區農園是高度個人且政治、地方且全球的對抗、重新連結自然世界與活化現代都市中破敗地區。其中社區農園作為一種對抗,是與草根社區行動主義都市農園、環境行動主義與個人-社區意義精神緊密連結。同時在空間上,更是公私領域的互動與公共政治領域反映在私有財與公有財的併鄰。社區農園不僅只是都市中的綠色空間,更意味著活動參與的過程,且對抗擁護市場經濟的政府單位與部門,創造社區生活免於都市破壞。Zukin認為紐約市內社區農園確實挑戰了市政府強調市場經濟的土地開發,使都市土地能以去商品化,並賦予農民實質的自治所有權,形成一種公共空間形式。von Hassel (2005)Zukin (2010) 都提及都市農園作為一種公共空間,提供都市內不同族裔、性別與階級的人對於農園的經營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彼此相互容忍、協商農園的治理是一個民主政治的議題。
        不過,von Hassel (2005) Zukin (2010) 也指出都市農園亦可能成為縉紳化 (註1) 的墊腳石,就像是布魯克林破敗地區在發展的經驗,藝術家、文化評論者、市政府與開發商多個行動者在文化資本 (註2) 的與經濟資本 (註3) 的的相互刺激下,致使縉紳化發生,排除中低收入戶少數族裔的居住權與生計。

註1:縉紳化,一地區的居住人口組成從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少數族裔,逐漸由中產階級替代

註2:文化資本,一個人或特定群體的文化素養、品味
註3:經濟資本,一個人或特定群體的平均經濟收入水平


參考文獻:

von Hassel, M. (2005) Community Gardens in New York City: Place,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ity. Pp. 91- 116 in Urban Place: Reconnecting with the Natural World, ed. P. F. Barlett.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Zukin, S. (2010) 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王志弘等譯,裸城,台北:群學]


吃飽好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